76年审阅中央政治局会议参会名单时,毛主席特别交代:别约苏振华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3:07    点击次数:92

#百家说史品书季#

在短短九个月里,周总理、朱德和毛主席这三位伟大的领导人相继去世,让全党和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深深的哀伤中。同时,许多人也十分担忧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。

毛主席去世后的第二个月,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是按计划在北京召开了。

这次大会上,大家按照党和人民的意愿,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行动,让社会恢复了正常秩序。新上任的领导人,以华国锋为主,很快就让党和国家的工作走上了正轨。

这次会议是在毛主席离开后才举行的,不过参加会议的人员名单,是毛主席在世时就已经确定好的。

毛主席瞧了瞧人员名单,然后把原本在上面的苏振华给去掉了,他告诉工作人员说:“别请苏振华来了。”

苏振华究竟是何许人也?为啥毛主席特意吩咐别叫苏振华来参加会议呢?

【临危受命,委以重任】

苏振华是我党的一位老同志,他经历过“反围剿”的战斗,走过艰苦的长征路,跟着红军到了陕北后,又进了抗日红军大学深造。

他因为学习努力,成绩优秀,被毛主席夸赞为“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榜样”。

新中国成立后,他得到了上将军衔的荣誉,并被安排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门任职,从此踏上了长达20多年的海军工作之路。在这期间,他亲眼见证了中国海军一次次战胜困难,创造了诸多令人惊叹的奇迹。

1975年5月2日晚上快到半夜时,毛主席和中央政治局的一些领导在中南海开了个会。会上,毛主席聊起了海军的事儿,他对苏振华说:“海军就靠你来管了。你得把海军建设好,让敌人闻风丧胆。”

与此同时,他也期望全体官兵能“拼搏进取,用十年来实现目标”。一年后,毛主席离开了我们,这些话便成了他对海军战士们的最后叮咛。

毛主席在世时,特别重视海军的发展情况。

在解放战争那会儿,毛主席就已经提议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海军了。

1949年4月23日那天,华东海军作为首支海军部队,在江苏成功组建起来,这也意味着解放军从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军力量。

毛主席特地为华东海军写了句话,盼着海军能挡住帝国主义的进攻,守护好咱们国家的海岸线。

新中国建立以后,毛主席经常去看望海军的领导部门,和海军的专业人士一起商量怎么建设海军部队、发展装备等事情。当他了解到海军发展非常需要技术人才和好的装备时,他就自己动手给斯大林写信,希望能得到苏联专家的帮助。

为了更深入地知道海军的进展咋样,毛主席亲自住到了海军部队里,一连看了5艘军舰,还跟海军战士们一起生活了四天三夜。

他反复提醒大家,想彻底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,咱们就一定得建起强大的海军。

新中国成立后第八年,中央军委开了个大会,邀请了很多人来参加,一起商量现在的国际环境下,咱们国家国防建设要怎么发展。

当时的海军副司令刘道生在会议上说,他希望在未来十年到十五年里,咱们海军能做到这几件事:1、得有能力用海上力量把来犯的敌人彻底打败;2、要好好发展海洋生产,海军得给保驾护航;3、还盼着以后海军能去南极走一走。

刘道生讲的话,说出了很多海军同志们的心里话,不过也有人觉得这些观点有点儿“过于追求大海军”了。

当时担任海军副政委的苏振华,怕那些反对的人一直不接受刘道生的提议,影响了海军的发展速度。没办法,他只能把会议的记录拿给毛主席看。

毛主席一直强烈建议要拥有一支厉害的海军队伍。

首先,他对刘道生的建议表示了赞同。

然后他说道,海军要想发展得好,得有钱支持。所以,他觉得刘道生说的十年里要把海军发展壮大这事儿,可能有点太心急了。不过,他觉得还是得鼓励刘道生对海军建设的热情,“而且,他提的那个数字其实也不算大”。

毛主席的讲话让苏振华和海军的战友们备受鼓舞。

他还对苏振华说,得好好发展造船行业,造出“海上的火车道”,为以后打造强大的海上军队打好基础。

要壮大造船业,那相关的像钢材这些行业也得跟上发展的步伐。

“海军得用多少钢铁才行呢?”

苏振华跟毛主席说,海军计划要造150艘潜艇,粗略估算一下,大概得用上30万吨的钢材。

毛主席觉得150条潜艇数量不够,彭德怀,作为解放军的创立者和领导人物之一,也支持毛主席的看法。在场的其他军事专家们也都纷纷出谋划策,黄克诚提议说,苏振华可以考虑发展航空母舰。

接着,苏振华和罗舜初把海军准备研究核潜艇的可行性报告,跟钱学森等专家和领导进行了详细说明。

听完报告的科学家和工业界的朋友们都说,他们要跟海军手拉手,一起支持海军的想法和建议,竭尽全力帮助海军推进我们国家自己造核潜艇的事儿。

那时候的副总理聂荣臻,把苏振华写的那份报告送给了党中央。考虑到咱们国家的原子反应堆已经开动了,还有咱们现有的能力和国防上的真正需求,咱们决定靠自己,接下来要设计和造出能发射导弹的原子潜艇。

毛主席同意了报告里说的,并且特别提到要加强民兵建设,多发展一些特种武器。

为了赶紧落实中央的任务,苏振华和海军党委特地设立了一个新部门,叫海军科技研究部。

遇到咱们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时,周总理和毛主席都先后给苏联发了电报,盼着苏联能给咱们最新的技术帮忙。

那时候美苏正较着劲儿,赫鲁晓夫想拉中国站队到苏联那边,还趁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。他觉得苏联的海边条件太差,核潜艇没法好好发挥作用,所以就想在中国的海边和中国一起建核潜艇舰队。

毛主席立刻就说明,核潜艇得靠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造。要是你们想拿技术来,硬要咱们跟你们一起搞,弄成海军的“合伙生意”,那我们可没法跟老百姓交代,以后中国在国际上也难以挺直腰板说自己是“独立自主”的了。

看到毛主席态度强硬,苏联那边的赫鲁晓夫没办法,只好偷偷来中国,想和咱们商量一起搞个海军“合伙”,但毛主席还是没答应。

回到苏联后,赫鲁晓夫跟苏联领导们商量了一番,然后给周总理打了个电话,说苏联打算把最新的核潜艇技术提供给中国。

周总理很快就组织了一个以中国专家苏振华为带头的代表团,他们去苏联商量关于技术合作的具体条款。那时候,咱们国家的钱袋子挺紧的,但还是挤出了2亿卢布外汇,就为了引进造军舰的技术。

苏振华对中青年技术骨干说,在谈判时得记住“要细看、多提问、深入聊”,尽量多学到点先进的技术和知识。

苏振华领头谈了三个多月,最后商量好引进常规导弹潜艇和导弹快艇等制造技术的许可权,双方达成了协议。

当中苏之间闹矛盾后,苏联突然不守信用,把之前的条约给废了,还把技术专家和援助的技术都带走了。这样一来,我们国家刚开始搞的核潜艇计划就碰到了大难题。

毛主席听说苏振华在和苏联专家谈判时,被赫鲁晓夫他们故意找茬,还违背了之前两国签的技术协议,气得直说:“咱就是花上一万年,也得把核潜艇造出来!”

之前已经花了好多人力、东西和钱,苏振华劝大家,希望大家别因为苏联专家不遵守约定就打退堂鼓。

没过多久,苏振华又拉起了一支攻关队伍,着手进行模仿制造,踏上了实现核潜艇国产化的新征程。

【不负重托,建功立业】

苏振华虽然技术不在行,但他很会用人,他会亲自挑些能干的干部,来负责研发武器和造船。为了让海军技术更上一层楼,他提议并成立了五个海军科研所。

那时候,苏振华不仅要带着大家一起钻研技术,还得想办法解决经费短缺这个大难题。

那时候,咱们国家正碰上“三年自然灾害”,经济遇到了很大的麻烦,苏振华手里头的钱紧巴巴的,连科学家们的吃饭都成了问题。

在面临技术难关和资金短缺的双重困扰时,有人觉得,海军不如先暂停研究,把解决吃饭穿衣这些基本问题放在首位。

苏振华没办法,只得向中央军委提交申请,要求减少科研人员的最低人数,并请求保证核潜艇项目的基本开销。多亏了毛主席点头同意,核潜艇项目这才得以继续。

到1965年,因为国家经济状况改善了,海军又重新开始全力推进核潜艇项目,之前被调走的科研人员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。

过了五年,到了1970年,咱们国家的第一艘核潜艇终于成功下水了。

这艘核潜艇建造时用了超过1300种材料,总共有4.6万个零件,全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。这样一来,我们国家就成了世界上第五个能造核潜艇的国家,排在美国、苏联、英国和法国后面。

1974年,一艘叫做“长征一号”的核潜艇,正式成为了海军的一员,开始参与战斗任务。

新中国成立了,但这可不代表国家就已经安全无虞了。

我国面临着内外双重挑战。外部,有美国这样的强敌环伺;内部,退守台湾的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,时常在夜间利用低空飞行进行情报侦察,给我们的国家安全带来不小的困扰。

到了六十年代,美国居然多次派无人机偷偷飞进我们国家的天上捣乱。苏振华被中央选中,让他来全权指挥对付这些美军无人机。

那时候,咱们国家最先进的歼-6战斗机,根本飞不到美国那架无人机那么高。要是想直接把它打下来,成功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。

为了让打中敌人的机会更大,苏振华打算改造歼-6战斗机,把不必要的东西拆掉,好让飞机能尽量飞得和敌机一样高。

1964年3月份的一天,大概在下午1点钟的时候,美军又一次偷偷地飞进了我们国家的天空,苏振华将军马上下令,一定要狠狠地反击他们。

飞行员王相一开着改进后的歼-6,跟美国无人机杠上了。他开了两次炮,每次都打中了敌机,最后成功把它打了下来。

这是中国海军航空兵首次和外国军机正面交锋,也是我们海军头一回打下入侵的美军飞机。这事儿大大提升了海军的自信心,狠狠挫了敌人的威风。

1973年,有了美国的撑腰,南越竟然直接宣布中国南沙群岛的一些岛屿成了他们的地方。说起来,从1956年开始,南越就一点点侵占了包括西沙、南沙的很多岛屿。

中国再也受不了,决定采取行动了。

1974年1月18日,中央决定打响“海上保卫战”,苏振华指挥海军飞行员和南海舰队的战士们迅速前往战场。

南越那边先动手打了中国的军舰,可是呢,他们没打赢,反倒有好几艘军舰被咱给打沉了。

苏振华给参战人员打气,说咱们海军从成立那会儿起,就一直打仗打到现在。虽然现在咱们的力量还比不上美国和苏联,不太适合开战,但咱们还是把美国和法国帮着的那支海上部队给打败了,这可是咱们中国海军头一回取得这么大的胜利。

苏振华带领下,中国海军把南越占领的珊瑚岛、甘泉岛、金银岛这些岛屿夺了回来,最终让我国重新掌握了西沙群岛和整个南海的实际管理权。

【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】

1975年,苏振华多了一个头衔,那就是成为了中央军委的常委。

毛远新按照以前的工作习惯,把苏振华的名字列入了政治局的参会名单,不过后来被毛主席给去掉了。

接着,毛主席直接告诉毛远新,先别叫苏振华来参加政治局会议了,不过,具体原因毛主席并没有提及。

据那时候亲身经历的人们回忆,毛主席这么做,一来是为了保护苏振华,二来也是因为他觉得国家以后的发展需要像苏振华这样的能人。

在毛主席去世前的那几个月里,他身体很差,而江青他们搞反革命的活动却越来越多了。

苏振华给毛主席写了封信,说他们家住的海军大院,跟江青他们住的地方就隔了一堵墙,离得太近了,所以冲突在所难免。

这封信说得比较委婉,但毛主席还是懂苏振华想要表达的事儿。

毛主席把苏振华的名字去掉,让他少参与些政事,这样别人就不会太提防他,从某种程度上说,这是为了保障他的安全。

毛远新回想起来,毛主席把苏振华的名字去掉后,还说了另外一件事,就是让华国锋当上了总理。

那天下午,毛主席又一次加了一条指示,“让华国锋担任党的第一副主席”,还特别强调,这两项任命得明确地写在中央的决议文件中。

从这可以看出,毛主席那时候已经准备安排自己去世后的事情了。

毛主席去世后,中央政治局首次开会,华国锋、邓小平等领导商量后决定,让苏振华带着中央的工作小组,在海军的保护下赶到上海,去把那里的乱摊子赶紧收拾好。

因为长时间工作特别紧张忙碌,苏振华的身体被累垮了,所以在1979年1月,他只能放下手里的活儿,回到北京住进医院接受治疗。

研讨会上,他讲了差不多50分钟。会议一完,他突然心肌梗塞,又被紧急送去了医院。

那年2月,苏振华在北京因为生病去世了,终年67岁。

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开后,许多人陆续赶到人民大会堂,来缅怀他。华国锋负责主持缅怀仪式,邓小平上台讲了话。

【结尾】

中国海军起初条件很差,但一路披荆斩棘,战胜了许多困难,不断进步,终于在2017年有了自己的第一艘国产航母。

今天的成就,离不开苏振华等共和国首批海军将领和战士们的齐心协力。他们勇敢地迈出了开创性的步伐,经过一代代海军人的不懈奋斗,如今,中国海军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现代化作战系统。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